抗日自衛團建立紀念地,位于河南省光山縣城南25公里的潑河鎮黃老灣,是抗日戰爭時期,光山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立的抗日組織活動紀念地。
1938年8月,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到光山境內。國民黨軍隊聞風而逃,光山老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積極組織抗日力量進行自衛,保家衛國。潑 河鎮東部的黃老灣、鄧沖、北灣等方圓2平方公里范圍內11個村莊的群眾聯合起來,成立了800多人的“抗日自衛團”.憑著地方集中起來的20多支長短槍以 及土槍、土炮、大刀,長矛開展抗日斗爭。
1938年9月11日,日本約兩個小隊侵入黃老灣,全村人撤入山中隱蔽,當晚乘著夜幕,抗日自衛團挑選精悍的青壯年30多人摸回村里,一陣突然襲擊打死 兩名日軍后迅速撤出,如此反復,擾得日軍徹夜不安,天不亮就撤走了。11月份一天,在陳石灣后山,自衛團阻擊日軍的一個小隊,阻擊兩個小時,擊斃、傷日軍 數名,日軍只好撤回磚橋據點。
抗日自衛團在兇殘強暴的日本侵略軍面前,不屈服、不妥協,不愿做奴隸,立起反抗復仇,表現了中國人民敢于斗爭,敢于反抗外強侵略的民族英雄主義精神。他們 對日本鬼子奮起還擊,智殺鬼子,炸毀日軍軍火運輸車輛,奪取槍支彈藥等,趕跑了來犯的日本鬼子,保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給予了日本侵略軍一定打 擊。但要徹底打敗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者,把他們趕出中國,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戰,才能實現抗戰的最后勝利。
抗日自衛團后來不斷發展壯大,走向了抗日前線,為全國的抗戰作出了突出貢獻,為了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烈士,教育后代,1980年光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 文物保護單位,并樹標牌保護。紀念地成為老區人民抗日救亡,保家衛國精神的展示地,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之一。